不久前,網上一段老師勸解學生不要早戀的視頻獲得了網友的大量點贊。老師問學生:“你們知道早戀最大的危害是什么嗎?”學生回答:“成績下降。”老師幽默地回答:“不是。下手太早,質量不好,每一次升學考試,都會幫我們把一批愛學習、求上進的人才選出來,你們在大學中遇到的人,都會比你現(xiàn)在遇到的更加優(yōu)秀。早戀不僅會影響你的成績,而且會讓你失去一位更好的人生伴侶。”這位老師的回答,我們不能以偏概全,但從一定角度來看,不得不說真的既簡單又睿智。
很多父母視早戀為洪水猛獸,認為孩子小小年紀就早戀,會受到傷害,也會影響學業(yè)。對待早戀,父母的處理方式也不相同,有的父母采取強硬手段,責罵、沒收手機、禁足;有的父母選擇將事情公開化,交給學校來處理?蔁o論采取哪種方式,好像效果都不是很好。
父母想要知道孩子有沒有早戀,其實并不難,可以在平時生活中多留意孩子的生活細節(jié),如果出現(xiàn)幾種信號——孩子經常接到異性的電話,接電話時會介意父母是否在身旁,經常偷偷外出,總是掩飾自己的行為;出現(xiàn)情侶款飾品和一些精致小禮物,比如情侶戒指、情侶手鏈、情侶裝等;孩子成績下降,學習過程中,總是走神、精力不集中,有時還會發(fā)呆、傻笑;孩子過分注意自己的衣著和形象,經常照鏡子,對穿著要求也提高了——這時候就要注意一下孩子近期的狀況了。
對于早戀,我們大可不必“談愛色變”,孩子進入青春期,生理和心理發(fā)育都漸趨成熟,對異性產生欣賞和好感是身心正常發(fā)育的表現(xiàn)。預防得當,可以防患未然;疏導得當,可以讓事情發(fā)生反轉。
首先,父母的態(tài)度很重要,面對孩子早戀,家長要采取尊重平等、真誠友善的態(tài)度。有的父母會說,我想跟孩子溝通,但孩子并不跟我說啊。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討論這個話題,并不是因為他們不需要,而是他們不相信父母會真誠地與他們討論這個問題。父母應選擇合適的時機告訴孩子:在青春期這個特殊的年齡階段喜歡誰、暗戀誰或者被誰喜歡都是很正常的事情。這樣說的目的是消除孩子心中的不安,只有卸下了孩子的心理包袱,他才愿意和家長分享情感經歷和困擾。其次,引導孩子以學習為主,人生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,不能在春天去揮霍夏天,當下要完成學業(yè)是學生的使命,鼓勵孩子將這份美好感情轉化為學習的動力。再次,當孩子真的開始戀愛,家長能做的是往健康的方面去引導,包括在兩性方面有一個更好的教育。父母不妨與孩子約法三章,約定在與異性交往時哪些行為不能做。最后,幫孩子樹立正確的戀愛觀,讓孩子知道,要想擁有一段美好而長久的感情,前提就是自己不斷進步、保持優(yōu)秀。
當發(fā)現(xiàn)孩子早戀時,父母不要慌張、憤怒,應尊重孩子并做正確的引導,幫助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地認識自我,獲得豐富的人生體驗,逐漸形成正確的愛情觀。這是對孩子最大的關愛和最溫暖的支持。
- 對癥檢查,查必要項目,提供規(guī)范檢查結果,拒絕虛假結果
- 對癥施術,做必要治療,采用規(guī)范治療手段,拒絕過度治療
- 對癥開方,用必要藥品,實施規(guī)范用藥標準,拒絕盲目用藥
- 明確定價,做惠民醫(yī)療,推行國家規(guī)范價格,拒絕高價醫(yī)療
- 崇尚醫(yī)德,以卓越服務,執(zhí)行規(guī)范服務流程,拒絕天理漠視